2024年度,我局根据县委、县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依法行政为基本要求,不断完善法治体系建设,强化组织保障和能力建设,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全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部署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通过召开局党组会、中心组理论学习等方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内法律法规;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和要求,全面理解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思想认识。2024年人社局党组学法4次,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6次,开展《条例》专题辅导1次,举办读书班并专题研讨4次,开展警示教育8次,开展支部书记讲纪律党课4次,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及关键岗位查找廉政风险点20个。
(二)工作成绩
2024年1-11月份,共接待日常来访92起,办结92起,涉及人数895人,涉及金额1442.6622万元;办结国家欠薪平台转办案件438起,涉及人数210人,涉及金额235.2万元;办结“省转案件”15起,涉及人数249人,涉及金额1030.0921万元;办结信访案件37起,涉及人数285人,涉及金额1829.4013万元;办结“部转案件”8起,涉及人数54人,涉及金额186.41万元;处理回复12345政务服务热线转办案件180起。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80件,制作360份调查笔录,组织劳动能力鉴定共87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率100%。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率100%,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成功率100%。
(三)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措施
1、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强化“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在执法和服务管理中实时普法,以案释法。落实“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执法”,加强对管理服务对象普法。结合人社“十四五”规划,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强化就业优先,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大力宣传外来务工、人才新政30条、职业技能培训、援企稳岗补贴等政策;结合全民参保计划、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失业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社会保险待遇、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新政策、新机制;结合专业技术人才系列支持计划,深入学习加强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行动、规范用工行动等重点目标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涉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帮助、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自觉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持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法律以及新颁布(修订)法律、党内法规教育的学习宣传。通过到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招聘会的同时,同步开展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今年我局利用仙人乡、孙家庄镇、苌池镇、秀水镇、上社镇、西烟镇传统庙会契机,与各乡镇政府联合,开展“流动式”宣传服务。发放集基层服务事项清单、就业政策手册、公共就业指南、招聘岗位信息明细等相关资料为一体的人社服务便携包,并且带领乡镇大学生村官现场宣传政策,讲解业务流程。2024年集中开展普法宣传4次。2月23日,根据《盂县2024年“三节”群众文化活动方案》总体安排,在县委政法委牵头下,我局开展“平安盂县法治宣传活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知识,引导群众学法用法、知法守法、遇事找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5月22日,积极开展“促就业、助振兴、送岗位、暖人心”流动招聘服务暨“就业社保社区村村全覆盖 百姓办事就近多点少跑腿”宣传活动,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册,并为到场群众详细讲解就业创业相关优惠政策。8月27日,开展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集中宣传活动,详细解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就业、失业、培训政策,使广大群众可以就近办理找工作、学技术、办社保等相关业务。10月15日,县人社局联合税务局在新广场开展盂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集中宣传活动,就2025年起国家对连续参保、断保人员设置的固定等待期和变动等待期及大病保险待遇激励等新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
2、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发挥零工市场建设成效,在县城建成区和中心乡镇(社区)建设15个零工驿站,并同步推广使用山西省零工市场信息平台、零工市场小程序,不断拓展线上供求匹配渠道,初步构建形成覆盖全域的线上线下零工服务网络,为更多灵活就业人员和用工实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招聘对接服务。共为133家企业发布用工信息325条,提供省内外就业岗位一万余个,实现就业6000余人。
二是推动就业社保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在家门口做好服务保障。以社保“就近办”“一站办”“暖心办”为出发点,制定《盂县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建成囊括所有乡镇、村、社区的基层人社服务站点共计302个,配备286台省厅的自助一体机。同时,确定了各乡镇、村、社区区域内具体责任领导、责任人,业务事项责任领导、责任人,形成县乡村三级网格体系,多方面推进业务工作。满足群众“就近可办”“多点可办”需求,打造立体多维的全景式社保服务体系,纵深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落实优惠政策,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落实就业优惠政策,通过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促进市场主体吸纳就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支持灵活补充就业。发放小微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4.6万元;发放用人单位招用劳动力社保补贴7.98万元;发放创业场地租赁补贴2.1万元;阶段性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归集简办”政策。为226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38.65万元,为协助企业提高本单位员工的技能水平提供资金支撑。采取免申即享的方式精准为150户9912人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16.68万元。受理审核创业担保贷款申请104户,发放贷款86笔,金额2172万元,带动就业239人。
3、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一是加大劳动法规政策的宣传和监督落实。组织12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劳资专管员等群体开展盂县在建工程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及预警监控平台数据录入培训。主要学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山西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办法》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法律法规。
二是规范全县劳动用工管理。6月12日我局召开盂县规范用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安排部署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三年行动及盂县2024年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重点对全县各类企业涉及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用工、劳动合同和劳动用工全员签备、落实法定工时和休息休假、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规范平台企业用工管理;工伤保险扩面和工伤预防;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工作内容进行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专项检查9次,抽查用人单位18家。
三是多措并举,实现欠薪综合治理。开展“春季护薪”专项行动,推进治欠保支制度落实;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劳动用工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三年行动——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专项行动;规范劳动用工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开展整治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行动。共摸排政府项目、国企项目欠薪问题10个,经协调处理,已全部支付完毕。
四是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工作。为警示广大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依法进行失信联合惩戒用人单位1个。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人社政策宣传仍需加强。目前部分企业群众对人社领域政策法规的知晓度不高,人社政策普法宣传渠道仍需扩展,政策宣传与普法深入程度仍可继续深化。
(二)行政执法水平仍需提高。行政执法力量明显不足,与日益繁重的执法任务不适应。执法队员法治素养、依法执法水平还有差距,专业化、规范化水平仍需加强。
(三)理论学习转化仍需深入。法治政府建设与人社具体业务有机结合的程度以及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成果的力度均需加强。相关人员的依法行政水平和业务水平与之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2024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制定并落实年度职责清单,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我局主要负责人始终坚持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定期主持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工作计划,积极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依法行政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严格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重大决策集体讨论决定前,切实实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切实履行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将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发展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局党组重视依法行政考核工作,坚持将考核结果作为对班子领导和干部职工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加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对使用农民工较集中的企业,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通过日常巡查、举报专查、专项检查和综合执法检查等活动,对违规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劳动合同签订情况的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对群众投诉的热点问题及时介入,督促用人单位守法经营、依法用工。
(二)加强维权渠道畅通。完善案前调解机制,对申请仲裁的案件先行调解,使群众少跑路,数据多跑路,力争将争议消除在萌芽状态,切实减少老百姓的诉累;对集体劳动争议、农民工欠薪案件等有较大影响的案件开辟绿色维权通道,争取用最短的时间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三)加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以举行庭审观摩、集中学习等形式,提高仲裁员的实践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所有案件在法定期限内结案,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处理效能;进一步规范办案程序,做到实体合法、程序正当,进一步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和效率。
(四)提升人社便民服务。提高政治站位,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狠抓制度建设和执行动态调整部门权力清单,制定事中事后监管计划,整合监管事项,强化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强化“法治人社”建设,认真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健全行政争议出庭应诉机制。加大电子社保卡签发力度,打造“互联网+人社”平台,提升便民服务。
(五)继续开展学法普法活动。制定学法年度计划,突出重点内容,创新方式方法,强调结果运用,确保全局干部职工依法行政能力的不断提升。全面落实普法宣传责任制,不定期开展多层次普法宣传活动,将普法渗透到执法和服务全过程,不断扩大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