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盂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坚果与籽类食品的风险解析和消费提示
发布日期:2023-11-28

坚果是指具有坚硬外壳的木本类植物的籽粒,包括核桃、板栗、开心果、松籽等。籽类指瓜、果、蔬菜、油料等植物的籽粒,包括花生、芝麻、莲子、葵花籽等。坚果及籽类食品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类食品。此类食品抽检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过氧化值、酸价和黄曲霉毒素B1超标,为帮助消费者科学认识和安全食用,特做如下风险解析和消费提示。

风险解析

1.过氧化值。过氧化值是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变质的主要指标,随着油脂氧化,过氧化值会逐步升高,造成产品品质下降,吃起来就会有酸败等异味,口感较差。虽然一般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损害,但严重时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症状。过氧化值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中脂肪品质不达标、储存不当或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导致原料已氧化变质,或者产品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控制不当。

2.酸价。酸价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败程度。酸价超标可能与产品储藏条件不当等有关特别是贮存温度较高时,食品中的脂肪氧化酸败易致酸价超标。酸价超标的食品会有哈喇味,超标严重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若食用会导致肠胃不适、腹泻并损害肝脏。

3.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这种毒素耐热,一般的烹调加工难以将其清除、破坏。长期食用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食品,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坚果与籽类食品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受到黄曲霉等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二、消费提示

1.细心选购。选择正规场所,购买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避免购买过期食品。尽量购买密封包装的坚果并选择合适大小的包装,按需购买。购买散装坚果时,要注意坚果外形和果肉形态,挑选果实饱满、颗粒均匀、无霉斑、无虫蛀痕迹的坚果。

2.合理储存。由于油脂的氧化酸败速度受光、热、氧气等影响,因此坚果与籽类食品的储环境对产品的品质影响非常大。储温度、湿度过高,都容易导致其霉变或氧化酸败。最好现吃现买,启封后不宜久存,切忌敞口存放。购买较多时,密封避光保存并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高温、光照。

3.不食用变质坚果。食用前,发现坚果表面有丝状、绒毛状物质或较为明显的霉斑,本应白色的果仁切面呈现微黄色或者闻到轻微哈喇味,请不要食用。入口时品尝到酸败口感或回软现象,发现有苦味、霉味或辛辣味,尽快吐出来并及时漱口。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