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县有关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持续巩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保持恢复性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GDP总量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恢复向好
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6120万元,同比增长9.1%,列全市第一,分别快于国家(5.5%)、省(4.7%)、市(4.4%)3.6个百分点、4.4个百分点、4.7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626万元,下降9.3%;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559280万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52214万元,增长6.1%。三次产业占比为1.6:60.4:38.0,对经济的贡献率分别为-2.3%、73.1%、29.1%,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6.7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
(二)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农业经济有所下降
上半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30132.7万元,下降7.6%。其中,农业产值完成2142.3万元,下降27.3%;林业产值11092.8万元,下降5.4%;牧业产值13891.4万元,增长2.4%;渔业产值754.2万元,增长57.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52.0万元,增长4.4%。
蔬菜、食用菌及园林水果有所下降。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约5898.7亩,同比降低6.8%;产量3144.7吨,同比降低25.2%。其中,食用菌产量374.2吨,同比降低53.8%。部分乡镇四月份遭受强降雨、雪天气,园林水果面积、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上半年,全县园林水果采收面积102亩,同比降低13.9%;产量76.73吨,同比降低32.3%。
瓜果类种植规模及产量均增加。受益于西烟镇与台州市建设3000亩麒麟西瓜种植基地落地的项目,瓜果类播种面积大幅上涨。上半年,瓜果类播种面积2159.4亩,同比增加778.2%;产量81.8吨,同比增长18.6%。
畜牧业市场较为低迷。从出栏情况看,上半年,猪出栏40576头,下降10.7%;牛出栏1372头,下降1.6%;羊出栏15517头,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禽出栏152011只,增长4.1%。从产量上看,猪肉产量3352.0吨,下降10.0%;牛肉产量231.7吨,增长0.3%;羊肉产量214.4吨,下降2.3%;禽肉产量225.4吨,增长5.2%;禽蛋产量2326.4吨,增长3.5%。
(三)工业生产高位运行,重点行业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1006.4万元,同比增长21.8%,列全市第一,分别快于国家(3.8%)、省(3.9%)、市(4.6%)18.0个百分点、17.9个百分点、17.2个百分点。6月当月完成51483.4万元,同比增长0.3%。
上半年,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968037.1万元,同比增长6.1%;6月当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24983.4万元,同比下降15.8%。
产值分行业看,三大行业一正两负。其中: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30937.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44.5%,同比下降29.5%;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58071.4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7.0%,同比增长209.5%;电力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62802.5万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为16.8%,同比下降0.5%。
增加值分行业看,三大行业也呈一正两负。其中:煤炭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33050.9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6.7%,同比下降23.5%;制造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48378.7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36.1%,同比增长427.8%;电力行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24615.7万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0%,同比下降3.0%。
2023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分行业产值、增加值完成情况
行业 | 工业总产值(万元) | 工业增加值(万元) | |||||||
2023年 | 2022年 | 占比(%) | 同比增长(%) | 2023年 | 2022年 | 占比(%) | 同比增长(%) | ||
合计 | 968037.1 | 912189.7 | - | 6.1 | 411006.4 | 400468.6 | - | 21.8 | |
采矿业 | 433845.0 | 613844.1 | 44.8 | -29.3 | 233970.9 | 331325.7 | 56.9 | -23.4 | |
煤炭 | 430937.4 | 610986.9 | 44.5 | -29.5 | 233050.9 | 330421.7 | 56.7 | -23.5 | |
煤炭开采 | 353093.2 | 536216.1 | 36.5 | -34.2 | 190952.8 | 289985.7 | 46.5 | -28.5 | |
煤炭洗选 | 77844.2 | 74770.8 | 8.0 | 4.1 | 42098.1 | 40436.0 | 10.2 | 13.0 | |
石灰石开采 | 2907.6 | 2857.2 | 0.3 | 1.8 | 920.0 | 904.0 | 0.2 | -0.7 | |
煤层气开采 | 197.0 | 0.0 | 0.0 | - | 93.3 | 0.0 | 0.0 | - | |
制造业 | 358071.4 | 115675.8 | 37.0 | 209.5 | 148378.7 | 39042.3 | 36.1 | 427.8 | |
家具制造 | 38.0 | 10617.2 | 0.0 | -99.6 | 3.6 | 1006.5 | 0.0 | -99.6 | |
建材 | 54893.8 | 87837.4 | 5.7 | -37.5 | 21287.4 | 36249.1 | 5.2 | -36.8 | |
耐火 | 20891.2 | 48858.7 | 2.2 | -57.2 | 8981.1 | 21004.3 | 2.2 | -57.3 | |
石灰水泥 | 26914.9 | 35346.2 | 2.8 | -23.9 | 11161.6 | 14658.1 | 2.7 | -12.6 | |
混凝土 | 7087.7 | 3632.6 | 0.7 | 95.1 | 1144.7 | 586.7 | 0.3 | 92.2 | |
装备制造业 | 5778.2 | 4648.9 | 0.6 | 24.3 | 828.0 | 668.4 | 0.2 | 41.4 |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 | 295726.0 | 0.0 | 30.5 | - | 125594.8 | 0.0 | 30.6 | - | |
其他(作业、菌加工) | 1635.4 | 1649.2 | 0.2 | -0.8 | 664.8 | 707.2 | 0.2 | -4.2 | |
电、热、燃气及水 | 175923.7 | 182669.7 | 18.2 | -3.7 | 28563.4 | 30100.6 | 6.9 | -7.4 | |
电力 | 162802.5 | 163660.4 | 16.8 | -0.5 | 24615.7 | 24745.4 | 6.0 | -3.0 | |
新能源发电 | 15912.4 | 30991.3 | 1.6 | -48.7 | 2405.9 | 4685.9 | 0.6 | -49.9 | |
火电-裕光 | 144217.2 | 129716.4 | 14.9 | 11.2 | 21805.6 | 19613.1 | 5.3 | 8.4 | |
煤层气发电 | 2673.0 | 2952.6 | 0.3 | -9.5 | 404.2 | 446.4 | 0.1 | -11.7 | |
水 | 1116.1 | 1146.2 | 0.1 | -2.6 | 699.0 | 717.9 | 0.2 | -2.6 | |
热力 | 6114.7 | 6822.5 | 0.6 | -10.4 | 1913.9 | 2135.5 | 0.5 | -10.4 | |
天然气 | 5890.4 | 11040.6 | 0.6 | -46.6 | 1334.8 | 2501.8 | 0.3 | -49.6 |
主要产品产量上看,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的六种产品两增四降。
2023年上半年规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完成情况
产品名称 | 单位 | 2023年产量 | 2022年产量 | 同比增减(%) |
原煤 | 万吨 | 801.07 | 814.21 | -1.61 |
电力 | 万千瓦时 | 541100.94 | 503525.24 | 7.46 |
耐火 | 万吨 | 11.55 | 22.61 | -48.9 |
石灰 | 万吨 | 39.48 | 50.47 | -21.78 |
水泥 | 万吨 | 6.57 | 9.44 | -30.40 |
商品混凝土 | 万立方米 | 16.79 | 8.59 | 95.46 |
从转型指标看,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1%,比重上升率为26.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35339.4万元,同比增长1729.2%。
从经开区工业发展上看,上半年,经开区工业增加值完成146185万元,同比增长483.5%,拉动全县工业经济增长42.1个百分点。
从综合能源消费量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为234.1万吨(去年同期为195.6万吨);综合能源消费量当量值为82.9万吨标准煤(去年为89.5万吨标准煤),等价值为25.7万吨标准煤(去年为29.0万吨标准煤),等价值综合能源消费量较去年下降3.3万吨标准煤。
从价格和效益上看,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持续下降,其中,煤炭价格下降最为明显,企业利润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上半年,煤炭累计价格指数为92.14,较一季度(101.09)回落8.95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154.47)相比,回落62.3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59037.2万元,同比下降14.1%;利润总额58699.9万元,同比下降61.7%;利税总额141404.9万元,同比下降49.4%。
(四)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工业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6898万元,增长1.8%,列全市第一,低于国家(3.8%)2.0个百分点,高于省(-4.7%)、市(-7.6%)6.5个百分点、9.4个百分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3751万元,同比下降1.4%;房地产投资23147万元,同比增长74.8%。
从三次产业完成情况看,除一产外均呈正增长,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分别为6.4%、58.9%和34.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0355万元,同比下降12.8%;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86455万元,同比增长49.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10088万元,同比下降32.7%。
从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来看,上半年,全县工业投资完成186455万元,同比增长49.8%,工业技改项目投资完成12218万元,同比下降67.9%;基础设施投资完成68030万元,同比下降43.2%。
从项目个数来看,上半年,在库项目共164个,119个项目开复工,开复工率为72.6%。其中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4个,105个已开复工;房地产项目20个,14个已开复工。
从构成上看,上半年,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完成217727万元,同比下降21.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完成40966万元,同比增长487.6%;其他费用58205万元,同比增长110.3%。
从投资主体来看,上半年,我县民间投资完成108541万元,同比增长11.7%。
(五)消费市场稳步恢复,住宿餐饮恢复较好
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3893万元,增长7.5%,列全市第三,低于国家(8.2%)0.7个百分点,高于省(5.7%)、市(7.1%)1.8个百分点、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2734万元,增长7.2%,列全市第四,低于国家(7.4%)0.2个百分点,高于省(3.0%)、市(4.5%)4.2个百分点、2.7个百分点。6月当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92.5万元,增长4.1%。
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完成258894.2万元,增长7.0%,增幅比上年同期(1.4%)提高5.6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完成24998.3万元,增长13.2%,增幅比上年同期(-16.6%)提高29.8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商品零售完成19350.1万元,增长5.2%,增幅比上年同期(6.7%)回落1.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完成3383.7万元,增长20.7%,增幅比上年同期(13.6%)提高7.1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镇完成221779.4万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78.1%;乡村完成62113.1万元,增长12.0%。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中城镇完成16592.2万元,下降3.6%,较上年同期(-2.1%)降低1.5个百分点;乡村完成6141.6万元,增长49.9%,较上年同期(86.8%)回落36.9个百分点。城镇市场占据消费市场主导地位,但乡村市场增长较快趋势没有变。
分行业看,除批发外,零售、住宿、餐饮全面增长。批发业销售额完成373828.2万元,同比下降22.9%,其中限额以上完成171113.9万元,同比下降45.1%;零售业销售额完成198450.8万元,同比增长13.1%,其中限额以上完成21574.5万元,同比增长7.2%;住宿业营业额完成8321.3万元,同比增长14.6%,其中限额以上完成1310.1万元,同比增长46.6%;餐饮业营业额完成30729.3万元,同比增长12.0%,其中限额以上完成3266.4万元,同比增长1.9%。
(六)服务业发展向好,重点行业有所回升
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6618.9万元,同比增长81.9%。
分行业看,道路运输业营业收入完成19359.8万元,增长121.1%(剔除网络货运后,营业收入为11551.8万元,增长31.9%);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业营业收入1617.4万元,下降9.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5641.7万元,增长38.0%。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4106.5万元,增长81.2%;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253.0万元,下降59.6%;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完成596.8万元,增长128.2%;软件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完成685.4万元,下降26.7%。
(七)财政收支总体平稳,金融存贷支撑有力
上半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570322万元,同比增长7.3%;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995434万元,同比增长8.5%。各项贷款余额为2499601万元,增长12.3%。
上半年,全县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212626万元,同比增长11.8%。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82273万元,同比增长3.1%,列全市第五,快于全市(0.2%)2.9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59491万元,同比增长19.6%,列全市第二,增速快于全市(18.6%)1.0个百分点。
(八)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上半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9元,增长6.0%,列全市第一,快于全市(5.2%)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16元,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4元,增长7.7%,均列全市第二,均快于全市(4.3%、7.6%)0.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由上年同期的1.98:1下降为1.92:1,缩小0.0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经济运行特点
1.工业方面
制造业发展仅靠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拉动难以持续。上半年,全县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5.8亿元,增长209.5%,增加值14.8亿元,增长427.8%,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1%,占比上升26.8个百分点。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6亿元,增加值12.6亿元,上拉全县增速45.4个百分点;混凝土完成工业总产值0.7亿元,增长95.1%,增加值0.1亿元,增长92.2%。家具制造、耐火、石灰水泥等行业均呈明显负增长,产值降幅分别为99.6%、57.2%、23.9%,增加值降幅分别为99.6%、57.3%、12.6%。而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极不稳定,且增加值率将面临大幅回落,仅靠单一行业拉动,对今年工业经济稳增长形势极为不利。
煤炭工业继续下滑,支撑作用进一步减弱。上半年,全县原煤生产量价齐跌,煤炭工业继续延续上半年下滑态势,对工业经济形成明显下拉。从产量和价格上看,除上社晋玉外,14座生产矿井中,7家产量呈负增长。煤炭总产量801.1万吨,下降1.6%,较去年减少13.1万吨。晋能控股的6家煤矿吨煤价格425元,县营8家煤矿吨煤价格471元。从产值和增加值上看,14家生产煤矿共完成煤炭产值35.4亿元,同比下降34.0%。完成煤炭增加值19.1亿元,同比下降28.5%,下拉全县工业经济20.7个百分点。
2.投资方面
大项目仍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但项目储备不足问题愈发明显。上半年,全县亿元以上在库项目共73个,形成工作量的有62个,完成投资278429万元,同比增长1.2%,占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重达87.9%。但计划总投资21.1亿元的国道338盂县境内闫家庄至梁家寨段公路改线工程和计划总投资15.2亿元的国道239盂县境内夫城口至肖家汇段公路改线工程等重点项目已进入建设尾声,而上半年投资新增入库项目个数、计划总投资均出现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6.3%、51.9%,项目储备不足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增长的接续能力。
房地产开发投资高速增长,销售市场稳定恢复。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住房需求较快释放,房地产市场持续向好。从开发建设上看,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共20个,其中开复工建设的14个,占比70.0%,完成投资23147万元,同比增长74.8%,增速快于全市(31.2%) 43.6个百分点,快于全县全社会固投(1.8%)73.0个百分点。从销售上看,上半年,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5571平方米,同比增长35.7%。商品房销售额15522万元,增长55.8%。
3.消费方面
接触型服务消费快速增长。随着居民外出购物、就餐、休闲、旅游等活动的增加,以及会议、宴请等服务消费需求逐步释放,共同推动住餐消费回暖向好。上半年,全县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以及餐饮收入均稳定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4.6%、12.0%和13.2%。
石油及制品类消费释放。受成品油价格高位运行、居民疫情后日常出行意愿提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石油类商品销售增长加快。上半年,限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2%。其中,石油类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1.9%,拉动限上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6.9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县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深度释放内需潜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激发生产活力,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