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上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随着稳步提高。
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发展
据调查资料显示: 2019年一季度盂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2元,较上年增长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1元,较上年增长6.7%;2019年上半年盂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7328元,较上年增长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15769元,较上年增长6.5%。
1、工资性收入是城乡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强有力支撑。调整就业岗位工作由不稳定到相对稳定带动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2019年上半年,全县经济稳中向好,就业状况稳定,同时,继续保持农民转移就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岗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对接,落实“岗位补贴”、“社保补贴”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农村劳动力等,增加当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
2、经营净收入主要得益于:一是国家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为广大居民扩大再生产创造了条件;二是城镇化率不断增加,农村人口不断涌到城镇,为城镇消费积聚了正能量,从而推动了城镇居民商业收入的增加。
3、随着居民财产增多、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其利息与红利收入、出租房屋收入以及其他投资收入等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成为城乡居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出租房屋租金的增长是促成财产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此外,因买房、存款到期等原因提取存款、出租资产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
4、转移净收入是城乡居民收入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上调养老金带动转移性收入增长。主要是近年来国家对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状况给予了高度重视,有效健全了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了离退休人员的收入,使离退休人员生活得到更切实的保障。居民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养老金待遇水平不断提高,都有效促进了转移净收入的增长。赡养收入增加、国家报销医疗费增加、外出人员寄回带回收入增加等都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转移性收入增长。
二、支出情况
居民消费结构继续优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八大类消费支出基本呈现了上升趋势。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粮食、蔬菜、肉禽蛋等传统食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其需求量不会随着收入和价格产生太大的变化。居民对糖烟酒饮料、糕点、奶类和瓜果等休闲类副食品的需求有了较大增长,尤其以奶类和干鲜瓜果类最为突出。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话、手机步入城镇百姓家庭,家用汽车逐步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带动了相关支出的快速增长。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居民对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丰富的家用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普及为家庭基本耐用品,一些中高档乐器也逐渐走进普通百姓家中,旅游、健身已不再是想象中的事,教育方面的投入也由过去单一的孩子上学发展到聘请家教及参加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成年人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再教育的行列,驾校,技能培训成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学知识的普及,医疗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个人仪表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健康时尚成为热点,人们追求漂亮,时尚的享受型消费逐渐形成,其他用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也随着同步增长。
三、问题和困难
1、粮食价格持续低迷。5年来,粮食价格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平均价格徘徊在1.6元/公斤左右。
2、外出从业人口增加,但收入并不乐观,寄回带回收入较少。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加,
3、政策性生产补贴遭遇瓶颈,提升空间有限。
4、职工养老金上升幅度放缓,三年来年均上调5%。
5、社会平均工资走高,但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6、受大环境影响和区域、产业限制,经营性收入增收难度较大。
四、建议
1、提高政策性补贴。包括城乡低保标准、惠农补贴、煤炭补贴的提高。
2、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尤其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3、增加就业岗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从而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4、合理提高农产品价格,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增收。